你好,這里有一份來自遠古的信件,請簽收
小編不走尋常路地為大家介紹一種化石——菊石,海洋館或者博物館里經常有它的身影。菊石只發現化石種,不是現生生物。
菊石,因它的表面通常具有類似菊花的線紋而得名;海生無脊椎動物,是軟體動物門頭足綱的一個亞綱。開始出現在古生代泥盆紀初期(距今約4億年),由鸚鵡螺目演化而來;繁盛于中生代(距今約2.25億年),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三疊紀海洋中;于白堊紀末期(距今約6500萬年)同其他海生類,諸如箭石以及陸生類恐龍同時從地球上絕跡。
菊石通常分為9目約80個超科,約280個科和約 2000個屬,以及許多種和亞種等。
菊石是頭足類動物,運動的器官在頭部。體外有一個硬殼,與鸚鵡螺的形狀相似。在頭足類的進化過程中,惟有鸚鵡螺還背負著一個沉甸甸的硬殼,慢慢地在水中游動,依靠硬殼保護自己,而其他的種屬在進化中已脫掉硬殼,輕裝前進。按照鸚鵡螺的運動方式推斷,菊石也是一種游速不快、運動連貫性很差的動物。
菊石殼體的大小差別很大,一般的殼只有幾厘米或者幾十厘米,小的僅有1厘米;大的則達到2米。殼體是一個以碳酸鈣為主要成分的錐形管。殼管的始端細小,通常呈球形或桶形,稱為胎殼。絕大多數菊石的殼體以胎殼為中心在一個平面內旋卷,少數殼體呈直殼、螺卷或其他不規則形狀。平面旋卷的殼體的每一個殼圈稱為旋環,其外圍為腹部,包圍內部旋環的一面是背部,腹部和背部之間的殼面為側面。
個體很小的菊石
直徑很大的菊石
菊石動物在生長過程中周期性地向前做升階式的移動,在其后方由外套膜分泌出隔壁,用以支持動物體,增加浮力和加強殼體。因此殼體可以分為兩部分:動物體棲居而沒有隔壁的部分,稱為住室;具有一系列隔壁的部分是氣殼,被相鄰兩個隔壁所分隔的空間叫做氣室,隔壁是一個曲面,通常具有復雜的形狀,尤其是在近殼壁處褶皺十分強烈。隔壁與殼壁的接觸線叫做縫合線,是菊石分類中十分重要的標志。每一個隔壁有一個圓形隔壁孔,為體管所在位置。體管可能起聯系軟體與殼體和調節浮力使殼體沉浮的作用。它通常位于腹部邊緣,但少數類別的體管在背部或近中心位置。
菊石殼體的旋卷程度很不相同,大致可以分為松卷、觸卷、外卷、半外卷、半內卷和內卷。殼體外形也多種多樣:由薄板狀至圓球形,有的呈三角形旋卷,有的呈直桿狀或呈環形,腹部尖形,平板狀或圓形等。
菊石的殼口覆以口蓋。口蓋有的單瓣(單口蓋),有的雙瓣(雙口蓋),也有的由雙瓣融合而成(合蓋)。通常口蓋與菊石殼體分離保存。帶有口蓋的菊石化石十分稀少。
菊石化石均產于淺海沉積的地層中,并與許多海生生物化石共生。通過對含菊石地層的古地磁、古溫度的測定、巖性和巖相分析和對菊石古生態的研究,推測菊石棲居在熱帶至溫帶的有一定深度的海域,內中又因殼壁厚薄、殼形和殼表裝飾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生活習性,例如:殼壁較厚和具粗強殼飾的類型是較不活動的類型;殼壁較薄、表面平滑和具尖餅狀殼形者是較活動的棲居于較深水體的類型。
菊石演化迅速,分布范圍大和易于辨認,是劃分和對比地層有效的標準化石。依據菊石在地層中的垂向演變而劃分成頗為精細的菊石帶。在中國古生代和中生代地層中含有各種菊石,特別是廣西的早泥盆世菊石群,華南二疊紀菊石,廣西、青海和西藏三疊紀菊石和西藏侏羅紀及白堊紀菊石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菊石化石的縱剖面呈美麗的螺旋形,棕黃色半透明,,色如琥珀,,閩、臺一代民間認為菊石可以轉運、行氣,給人帶來好運氣、好風水,多喜收藏,室內成對擺放。個體碩大,色美者價高,精美者可稱寶石級收藏品。2012年,臺灣市場出售70cm直徑菊石切片,一對價值800,000新臺幣。 不過菊石總體產量很大,它的科研價值勝過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