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上海貝展公眾開放日每天都有三場講座且場場爆滿,一起回顧一下這些精彩的講座。
01
華南沿海牡蠣種類多樣性和南海硨磲繁育與資源繁育
主講嘉賓:喻子牛教授
喻子牛教授就職于中國科學院南海研究所,是中國貝類學會的理事,我國貝類學領域的學術領頭人之一。
這場講座比較偏向于學術化,詳細地介紹了華南沿海的牡蠣種類以及南海硨磲繁育的要點。
被譽為“海底牛奶”的牡蠣,除了能拿來吃,還有很強大的凈水功效哦!
稍微了解硨磲的人大概都知道硨磲是跟蟲黃藻共生的,靠蟲黃藻的光合作用為自己提供額外的能量。
在講座中,喻教授告知我們,硨磲在幼體時需要從外界導入蟲黃藻并讓蟲黃藻在自身外套膜上慢慢繁衍生息。
現在硨磲人工繁育已經取得一定成果,喻教授表示希望未來硨磲繁育能夠推廣開來,恢復海洋生物多樣性以及開拓市場等。
講座結束,有很多觀眾現場提問,喻教授心里應該是感到非常欣慰的,看他的笑容就知道。
我們要感謝這一群為科學事業、為環保默默無聞地做出巨大貢獻的學者。
02
中國考古出土的貝類
主講嘉賓:王娟老師
來自河南文物考古研究院的王娟老師,正在開辟我國生物考古的新局面:考古與生物研究相結合。
王娟老師的講座,介紹的是中國考古出土的貝類,比如古貝幣、蚌刀等等,還有一些與貝殼相關的令人費解的墓葬,引得現場觀眾陣陣驚呼,紛紛表示看講座的題目本來以為內容會很枯燥,沒想到卻這么有趣!
原來“朋”字是這么發展而來的!“朋”字,是不是很像貝幣上的齒呢?
“土豪”墓葬,左青龍右白虎(用貝幣堆砌而成),都說錢財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這位墓主人大概是生前太有錢了,也想著死后做個大富翁吧。
世界未解之謎:墓葬中的貝殼覆面。現場也有觀眾提問貝殼覆面究竟有何意義,王娟老師表示現存古籍文獻中也并未記載,只能推測可能是跟金銀、玉覆面類似,只有位高權重的人才有資格使用,而扇貝上的小孔,可能是先人認為這是人死后靈魂出入的通道。
研究所的學者們,還用三角帆蚌仿制出土的蚌刀,結果證明蚌殼不同部位做出的蚌刀作用不同且威力無窮,可割破羊的動脈也可鋸斷牛骨!
這是一場非常有趣的講座。
03
大堡礁采集稀有渦螺
主講嘉賓:Ron Moylan
Ron Moylan是擁有合法捕撈證的采貝人,他名氣之大,甚至還有醫藥公司委托他帶回芋螺活體進行藥物研究。
澳大利亞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當局嚴格的環保措施,注定了讓這一片神奇大陸的海域成為海洋生物的天堂,其中不乏一些名貴而稀有的貝類!
講座上Ron Moylan為我們分享了他在大堡礁的合法采貝經歷與一些趣事。
楊桃螺的棄足而逃:這是Ron Moyla為我們播放的一段視頻。視頻中楊桃螺爬過兩三只小螺身上時,由于受到了刺激或者攻擊,便把一大塊腹足自行斷裂。這是貝類的生存智慧,當受到天敵攻擊時,一些貝類會切斷自身腹足來吸引天敵,趁著天敵大快朵頤時自己便逃之夭夭。
采貝小團隊還捕獲了一些稀有貝類。
04
貝殼旅行分享
主講嘉賓:周清華先生
這是一個充滿傳奇的男人,哪里有蝸牛就往哪里走。
講座上,周清華先生為我們分享了他在全世界尋找蝸牛的經歷還介紹了一些蝸牛的生活習性,吸引了非常多的觀眾。
一種會潛水的蝸牛,下水吃水草時可以在水里待一兩個鐘頭!
周先生和隊友在海南發現了三種樹蝸牛,他們尋找蝸牛的旅程并沒有結束,而是繼續尋找,在廣西,在西藏……并且還發現了疑似新物種的樹蝸牛。
在云南發現一種新的樹蝸牛,周先生為了紀念其父親帶著他熱愛自然的心,將這種樹蝸牛用他父親的名字命名。
尋找樹蝸牛的旅程不僅僅是收獲,還伴隨著巨大的危險……
希望人們能敬畏自然、愛護自然,讓這些美麗的精靈們能夠繼續在地球上繁衍生息,希望我們的后代依舊能在野外欣賞到它們美麗的身姿而不是僅僅在博物館里。
05
菲律賓的水下世界
主講嘉賓:Philip Poppe先生
菲律賓擁有豐富的貝類資源,很多貝殼收藏愛好者會為了收集貝殼而定居菲律賓,Philip Poppe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菲律賓有著豐富的潛水、水下攝影經驗。
這次的講座就是為我們分享他潛水拍攝的一些照片,帶我們領略菲律賓美麗的水下世界。
不可描述的兩只海蛞蝓,照片中黃色的片狀物就是它們的卵帶。這張照片比較難得,因為這種海蛞蝓通常都是紫色的,而照片中的這兩只都是白色的。
這張照片曾拿過兩個獎項。其實當時Philip Poppe已經上船了,聽隊友說水下有這么一幕,他便拿起相機又跳到了海里。
照片上的海蛞蝓還沒有定種、命名,因為這是至今為止一張拍到這種海蛞蝓的照片!
還有很多張有趣又好看的照片,原諒小編不能逐一介紹了。
06
東海貝類
主講嘉賓:吳飛先生
職業貝商吳飛先生,他的貝殼標本來源都不是自己下水采集,而是跟漁民收購的,由他經手的東海貝殼數量之多,無法想象。
講座上他為我們介紹了很多收集到的貝殼,其中有很多珍貴的貝殼。
照片中的貝殼已經有十年左右沒有出水記錄了,這是2010年出水的一枚標本,之前一直沒有命名,被歐洲的貝友買走之后才命名的,當時售價大約一萬多人民幣。
圖1是藍氏千手螺,2014年才被命名。為什么命名這么晚呢?因為之前人們一直將它與華麗千手螺混淆。圖2為華麗千手螺。
圖1
圖2
浦島型龍宮,出水量非常少,吳先生表示自己收集貝殼這么多年,只見過兩枚,其中一枚還是死殼。
這是寄生在海底沉木上的貝類,由張素萍教授和她的學生命名。軟體組織由吳先生提供,中科院海洋生物研究所做了DNA鑒定,后確定為新物種。
現場還有有獎競答環節,PPT上會出現幾組剛出水的貝殼照片,能準確答出紅框內的貝殼對應的中文學名即可獲得一枚該種貝殼標本(由吳先生免費提供),搶答環節十分熱鬧,大多都是一些小朋友在搶答,其中一位小朋友拿到了六七枚標本。
少年強則國強,中國的貝殼收藏及貝類學研究有了新的希望與期盼。
以上就是此次貝展講座的內容回顧,其實現場觀看更為震撼,小編無法將這種感覺傳達出來……礙于篇幅限制,還有很多精彩內容沒能跟大家分享。我們相信以后貝展會越來越成功,講座也會越來越精彩。